清虚热:能清退虚热,对于阴虚发热、骨蒸潮热等有治疗作用,可缓解五心烦热、盗汗等症状。
除骨蒸:善除骨蒸劳热,减轻自骨内向外透发的热感,常用于肝肾阴虚、虚火内扰所致的骨蒸潮热。
解暑热:有清解暑热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夏令外感暑热,缓解发热、烦渴、头痛、胸闷无汗等症状。
截疟:截疟之功显著,能有效治疗疟疾发作时的寒战壮热,是治疗疟疾的要药。
退黄:可清泄肝胆湿热,有退黄之效,对湿热黄疸有一定的治疗作用。
用法用量内服:煎服,6-12g,不宜久煎;鲜品用量加倍,可绞汁服。
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或干品煎汤洗。
特殊功效及主治病症治疗疟疾: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物,尤其对间日疟、恶性疟等有效,能快速控制疟疾症状,降低疟疾的复发率。
治疗温病后期余热未清:对于温病后期,邪伏阴分,出现的夜热早凉、热退无汗等症状有独特疗效。
改善暑热烦渴:在夏季用于治疗暑热伤津所致的烦渴、身热等,能清热解暑,生津止渴。
常用方剂青蒿鳖甲汤:出自《温病条辨》,由青蒿、鳖甲、细生地、知母、丹皮组成,用于治疗温病后期,邪伏阴分证。
蒿芩清胆汤:出自《通俗伤寒论》,含青蒿、黄芩、半夏、陈皮、枳壳、竹茹等,可治疗湿热郁遏少阳三焦,气机不利,寒热如疟,胸痞作呕之证。
清骨散:出自《证治准绳》,由青蒿、地骨皮、银柴胡、胡黄连等组成,主治骨蒸劳热。
配伍炮制配伍:与鳖甲配伍,用于温病后期、阴虚发热;与银柴胡、胡黄连同用,可增强退虚热、除骨蒸的作用;与藿香、香薷等配伍,能增强清解暑热的功效;与草果、黄芩、柴胡等配伍,可用于治疗疟疾。
炮制:除去杂质,喷淋清水,稍润,切段,干燥。
副作用损伤脾胃:青蒿苦寒,脾胃虚寒、肠滑泄泻者服用可能会加重症状,导致腹痛、腹泻、食欲不振等。
影响月经:可能会对女性的月经周期产生影响,导致月经不调等,尤其是本身月经就不规律或体质虚寒的女性。
过敏反应:少数人可能对青蒿过敏,出现皮疹、瘙痒、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。
其他:大剂量使用可能会对肝脏、肾脏等产生一定的负担,影响肝肾功能。心功能不全的患者、低血压患者不宜大量服用,幼儿、老年人也不适合长期服用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